[1] 老街的见闻逸事
到了广州,自然少不了要走街巷、览市容、赏珠江、观风俗。
记不清路名的广州老街,给人一种古朴温馨感。不平整的马路两旁,并排着新老店铺的参差不齐斑驳陈旧的石灰砖房。那里有鞋店、花摊、药铺、家具、木材、五金、百货。从店里到铺外展示着五花八门的各种商品。给人的印象仿佛全民都在经商,家家盼生意兴隆通四海,户户望财源茂盛达三江。
有一条大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满眼的帐篷摊位充塞着马路,五颜六色的时装高高挂在架子上。后来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高第街,就象北京的秀水街、上海的华亭路,但规模要大得多。
小商贩们有的在与邻摊位的主儿闲聊,有的在大声地与顾客讨价还价。送你啦!送你啦!朝欲擒故纵假装离开的顾客笑着喊着,好像他们为了做成这桩买卖真的就要输掉了血本。外地顾客、二道贩子们夹着大包小包来来往往。
骄阳烈日之下、知了括噪声里走街串巷本已相当乏闷;轰然间,从某家小店铺传出震耳欲聋的港台流行歌曲,更令人平添烦躁。抬眼望去,店家窄小的空间都被充分利用着,门、窗、货架、陈列柜,吊着的、立着的、躺着的、靠着的商品,从香烟、打火机、蛤蟆镜、喇叭裤、T-恤衫、假首饰,到磁带、音响、电视机,是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丧失购物欲。
正午时分,路上行人无几,店里顾客寥寥,店主们有的往街上泼盆冷水降温,有的坐在门边磨得光滑的旧竹椅子上摇着大蒲扇。
转了一大圈,你不得不注意到广州真不愧是个花城,市民家的窗台上、门前、屋后都种有几盆花草。九月骄阳中盛开的是满街的一丛丛一朵朵鲜艳的扶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花,此花有五片花瓣,一条长长的花蕊缀着花粉姿态优雅地朝外探出,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扶桑花,娇媚得让人眩目,幽雅得让人羡慕,柔弱得让人心疼,纤细得让人看得入迷。要不是同事叫着走,我还真差点儿成了踯躅忘返的花痴。后来得知这扶桑几乎终年花开满枝,且容易栽培,枉然间若有所失。
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也是十分吸引游客的。酒楼、茶馆、街头小吃无处不在,食品多样琳琳种种。
街头小店里有一种腌过的百萝卜,酸酸的很好吃又解渴。一毛钱一串,大约有三四块儿。还有小贩在街口架个炉子煮着一大锅牛内脏的。好像也是一毛钱一串,主人当着顾客的面将锅中的牛杂碎撩起,用剪子剪几块,用长竹签一串递给顾客,行人便拿着边走边吃。
食街上,店铺一家连着一家。明炉烤乳猪、烧鸭、卤鹅,明晃晃、油滋滋挂在玻璃窗内试图引人食欲。餐馆里,字写得很生猛的生猛海鲜四个大字惹人注目,门前大鱼缸里的龙虾螃蟹却已经不再那么生猛。还有供应煲子饭、艇仔粥、沙河粉、云吞面等经济小吃铺子。有的店门前还站着位年轻的姑娘大声招呼着拉客人进店吃饭。
到广州我才知道,原来粥有那么多花样。在此之前我只会用大米加水煮白米粥,还有就是隔夜的剩饭加水做泡饭。
入夜,珠江两岸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面纱。晚风送爽,暑意殆尽,岸边婆娑的老榕树上挂着长长的根须随风飘逸。江畔的游客三三两两依偎在水边栏杆旁的情侣们在细语昵喃。
漫步在珠江大桥上,低垂的星空与两岸灯火相映生辉。在桥中停下脚步依凭着桥栏,注视水波涌动,聆听江涛低语,愿时光久驻...
沿江大榕树旁昏黄的街灯下,时有小食品摊贩架着小火炉为往来行人游客做着美味可口的夜宵。徒步珠江大桥、夜游荔湾湖后的我们,便也做在矮矮的小木桌边的凳子上小憩。津津有味地用牙签儿,挑着风韵尤存的老板娘为我们炒的味道鲜美的螺蛳肉吃。
广东人好饮茶,凉茶清凉散热,解暑去湿。早茶、午茶、夜茶不仅果腹又可以叙友情、谈生意、传消息。
正因为这一习俗使我们得以在广州植物园中畅游无阻,仿佛整个占地三百公顷的园林只是为我们而存在着的。
[2] 植物园初见硕果
进园时,正值广东人的早茶时间,植物园里静悄悄的没游人,也没见早锻练的。来到公园的茶楼一看,哇!熙熙攘攘的都在饮茶呢!有些老人们提笼架鸟来到茶楼,将鸟笼子往梁柱上一挂,边喝茶边聊天儿看报,何等地自在。
我们也在拥挤的茶楼里草草地用了早餐便来到室外。说实在的,吃贯了泡饭、大饼油条、粢饭糕、麻球、糯米团子、最多加上生煎的胃,对凤爪、虾饺、肠粉等这么多营养丰富的美食还真一时习惯不了。
来到了绿草如茵古木成林的大自然中,就立刻被这优美的热带、亚热带园林风光吸引住了。
园中有好多大树、树上有好多果子、这并不稀罕。令人兴奋的是,树上的果子奇大无比!沉甸甸的!哇...从来没见过树上能长那么大的果子哎!果子大得令人担心树枝的吃重!当然这担心是多余的。
从搞植物研究的那儿学到了哪棵大树上悬着的是菠萝蜜,哪棵树是挂着的是木瓜。杨桃挂在树上,这个我认识!一个个鲜艳诱人,令人垂涎欲滴!香蕉串儿中间伸出一根长长的颈、头上连着一大朵紫花。
过去柚子吃得不多,总嫌它酸,看着那粗糙的表皮,想着那多汁的囊,就立刻酸溜溜地口舌生津。榴莲跟本就没尝过。还有许多一时半会儿没记住名字的,吊在树上,在阳光中溢彩、馋人的果子,就更不知道它们的滋味儿了。真羡慕南国居民的好口福。
棕榈二字,能够使一个未经世事、充满幻想的北方姑娘产生遥远朦胧浪漫的臆想。可想而知,初见棕榈的我是一下就被迷住了的。棕榈林荫道两旁挺拔的树干、茂密的羽状树叶、以及似火的骄阳,仿佛是圆了个一个美妙的梦。
走进热带植物观赏室,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各科植物都长得及其夸张。以前看到过最大的仙人球只有一个拳头大,棍棒形仙人掌科植物最大的也只有手指粗细半尺来高。可是这里的仙人球大得不可思议;要是不怕扎的话,张开双臂都搂不过来。龙舌兰、金边虎尾兰、芦荟、棍棒形仙人掌都长得比人还高。
在这里我能叫得出名字的植物少得可伶。这里的各种多浆植物、多肉植物,琳琳种种目不暇接。开着艳丽花朵的,有白的、黄的、橙色的,粉的、紫的、大红的,可谓诧紫嫣红。
蕨类及荫生植物区,阴凉潮湿。这里的植物喜阴不喜阳,一般不开花,为赏叶植物。大棚架上挂着、吊着许多纤细、娇柔、典雅的蕨类植物,令人赏心悦目。
蕨类植物之王桫椤,和水杉、银杏一样均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桫椤是与恐龙同时代的,至今已有一亿八千万年历史,也是逃过了地球上第四纪冰川的浩劫而幸存下来的古老孑遗植物。水杉一度被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认为是已经灭绝了的植物。
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茎干直立挺拔,高可达八米,树顶丛生许多巨大的羽状叶片,长可达三米,随风飘逸。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它是靠藏在叶片背面的孢子繁衍后代的。桫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
从潮湿阴凉的大棚绕出来,回到了阳光明媚的世界感到份外的舒服。突然觉得小腿上奇痒难忍,撩起裙裾一看,哇!两腿上起满了象痱子一样,麻麻点点的小红疙瘩。
他们告诉我那是被荫生植物区里的小咬咬的。好厉害的小咬!类似蚊子的一种小昆虫,但比蚊子还小好多。在里面时我只顾观赏植物了,对那里几只小小的飞虫没太在意,哪知道后患无穷!那个罪受得,足足两天那些痱子才消掉。
回校后教授的儿子给过我一盆纤细柔美幽雅的铁线蕨。朋友给了个自制的长方形、扁平磨沙石水泥盘子,有两尺来长。盆中放有水、活石、泥土、苔藓等,我将那盆铁线蕨安插在水盆景中的假山石后面。
盆景做得很美,小世界模拟大自然,很是让我得意了一番。但是由於没有掌握好铁线蕨的生存习性,好好的一盆铁线蕨在我办公桌上没有成活多久。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我总怀着内疚与遗憾。
[3] 鼎湖山云溪跋涉
在广州滞留了没几天,我们就来到了肇庆的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绿宝石的鼎湖山,那里有对外不开放的一百多公顷的原始森林。
次日晌午,我们由东往西沿着云溪跋涉,踏入人迹罕至、具有热带雨林特徵的原始森林。
溪水弯弯曲曲、奔腾跳跃、清澈见底。水中岸边聚散着大块儿岩石及鹅卵石,润湿处石面上滋生着滑腻腻的藓苔。
明媚的阳光透过参天古木的茂密枝叶,洒在身上、地上、石上、水上光影斑驳。潺潺溪水铮铮淙淙沁人心脾、林间鸟雀叽叽啾啾悦人耳目。
顺着溪边的小径,我们时而走在溪水的南边,时而又踩着水中的石头跨过溪水行于北岸。头上,古藤新蔓,攀缘悬挂交织缠绕;脚下,老根枯枝,凸凹纵横磕膝绊脚。很多时候纠缠着的藤蔓横陈挡道,我们只能躬着身子从下边绕过。地上落叶厚厚的,行至处沙沙作响;微风拂过,带来阵阵幽香。
落叶中夹杂着各种不知名的乾裂果壳。有一种植物的果壳十分夺目,果壳约莫两寸长,形似两节的毛豆壳,大於毛豆壳;一侧裂开外翻,两片薄薄的壳皮的内侧鲜红艳丽,宛若情窦初开少女微启的红唇。这红唇中曾经包含着的是怎么一种豆呢?它们又蹦到那里去了呢?我捡起一个红唇欲夹与书中,却又不舍将其压平。
记得普西金的一首诗:
我看见一朵被遗忘在书本里的小花,
它早已干枯,失去了芳香;
就在这时,我的心灵里
充满了一个奇怪的幻想:
它开在哪儿?什么时候?是哪一个春天?
它开得很久吗?是谁摘下来的,
是陌生的或者还是熟识的人的手?
为什么又会被放到这来?
是为了纪念温存的相会,
或者是为了命中注定的离别之情,
还是为了纪念孤独的漫步
在田野的僻静处,在森林之荫?
他是否还活着,她也还活着么?
他们现在?身的一角又在哪儿?
或者他们也都早已枯萎,
就正像这朵无人知的小花?
......
手中拿着红唇直到要出山才依依不舍的将她放回了林间,留在那片属於她的地方。
[4] 古森林生存技巧
浩瀚的热带雨林中,参差错落郁郁葱葱的植物分乔木、灌木、及草木。我们边走边采集、摄制、录像,边听研究植物的专家解释各种植物现象。
找到了野生蕨类活化石。看着那纤细、优美的枝叶,想到它们那一亿八千万年、比整个人类年龄还要悠久的历史,脑海里一片茫然...
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中,湍急的山溪在身旁流过,盘根错节的古树干上有攀援向上的交织藤蔓,不由得想起了裴多菲的诗:
我愿意是急流
......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的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的攀援上升
我愿做一条小鱼、一只小鸟或是一条青青的常春藤,可是这世界上谁又是我的急流、荒林与废墟?
茫然中忽然听到教授的儿子指着一棵有藤蔓攀援的大树说,这就是自然界的绞杀现象。从联想中回过神来,听完了他的解释,哇!才恍然大悟。
原来,浓荫蔽日的自然界里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浪漫,植物界也存在着竞争与残杀!
植物的根系,扎在土壤里吸收水分、养分、以供树木生长需求,同时也起着力的平衡作用;又总是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林子密了临近的植物自然会相互争夺空间与资源。越接近地面表层土壤越是肥沃,也更利於植物呼吸,所以植物间的竞争越激烈。
但热带雨林中的古木参天枝叶繁茂,如果根系都到表层来了,大树就会头重脚轻失去平衡。加之热带雨林多雨、潮湿,树木的根系很难深入到空气缺乏的深土层去呼吸。

上左:独木成林;上中:附生植物;上右:藤本植物
下左:板状根;下中:绞杀植物;下右:板状地面根
奇妙的生态现象:
一、独树成林:有的大树在枝桠上长出支柱根,多处支撑树冠有效的保持了平衡。
二、板根:有些树干的底部如翅膀状向四周张开,形成板状的根,并沿着地面逶迤伸展附加支撑。
三、地面根:它们的根系尽量向土表延伸、扩张、形成,而且这些地面根都相互愈合,成为网状,以阻止其他植物对其领地的入侵。
四、藤本植物:藤葛交错是热带雨林的一大特徵。为了阳光和空间,许多植物走捷径,攀岩走壁、绕树而上;凭借于其它植物的支持,穿插在树冠的空隙中,攀援到阳光充足的上层。藤的种类数量繁多,又粗又长,最长的可达三百多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生物。
五、附生植物:植物对生存空间的激烈争夺,附生植物选择大树苍老的枝干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将自己发达的根系深扎于树皮裂缝狭隙之间,巧取豪夺,繁衍生息。
六、绞杀植物:绞杀植物介于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之间,是争夺阳光、空间和营养的登峰造极手段。绞杀植物开始象附生植物一样附着在树的枝干上;然后从三方面出击与树争夺生命的源泉。1,象藤一样往上攀争夺阳光。2,长出气根扎入土壤抢取营养。3,长出的气根形成网状包围树干并逐渐愈合桎梏树干。最后,原来的树木得不到阳光和营养而死去,绞杀植物则形成了一株新的大树。
太残酷了!人类是否也是如此?只有相互倾轧才能得以生存?涉世不深的我陷入了迷茫。是由此而产生了强烈的竞争生存欲望,还是萌发了消极厌世之情,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我还愿做一条长春藤么?
大自然也通过另外一种植物,给人们以启迪,那就是茎花现象。
七、茎花:在无叶的树干或老枝上开花结果的现象称作茎花,是雨林乔木的典型特徵,如杨桃、木菠萝、可可树、咖啡树等皆是。
老茎生花的植物多数为雌雄异株,只能凭借昆虫来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它们在自己身上找潜力,将鲜花开在昆虫最易触及的部位,即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

左:木菠萝树;上中:可可树;右:杨桃树
下中:咖啡树
(注:上面两张有关植物的组合照片,内容来自网络,不是本人拍的;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此文,特此借用)
[5] 蝴蝶谷人被蝶戏
当午行至一略为开阔地带,几个人便在溪边的大石头上坐下小憩。
此处有许多五彩斑斓不同种类的蝴蝶在花间树丛飞舞,煞是迷人。听教授的儿子说这里是蝴蝶谷,女硕士和我一时童心萌发,便在溪边逐蝶。这里的蝴蝶很乖巧,展着轻盈盈美丽的羽翅优雅地在你眼前翻飞,可就是抓它不着。
眼看一只蝴蝶飞往溪边的灌木丛,我蹑手蹑脚跟过去,一点点靠近这只刚刚停在叶子上的蝴蝶。等它刚站稳且将双翅并拢时,我变出其不意轻轻地一捏,信手拈来。这是一只镶着黑边、泛着银光的兰色蝴蝶,薄薄的纹络清晰的羽翅上斑点秀丽。
我高兴得忘乎所以,怕捏疼了它,便放在手掌心双手捂住,又怕憋着了它,手指间还留有缝隙。当我来到女硕士那里,慢慢地再掀开手给她欣赏时,只见那蝴蝶振翅一飞,便飞出了我的掌心。只在我手指间留下了,沾着羽翅的粉末而产生的,滑滑的感觉。
又有一只蝴蝶飞到了溪畔的大石头上,停了下来,我悄悄地跟过去刚要伸手,那蝴蝶又飞了起来,落到溪中的另一块大石头上。我慢慢地脚尖点着水中的大、小石头,接近那只蝴蝶。
眼看就要抓住它的时候,忽然脚底一滑,身体重心失去了平衡,一下子就滑落到了水中。光顾着抓蝴蝶了,没注意脚下正踩着长有一层滑溜溜青苔的卵石上。
好在此处溪水缓慢,落水处最深也只有人的半腰高。我马上从水中爬起来,身上的鞋子、袜子、裤子全湿了,上衣也湿了一大半。窘迫得无地自容,耳边传来一直在岸边坐着闲聊观风景男同事们的哈哈大笑。
幸好溪边水上有几块错落着的大岩石,朝向太阳那一面比较光滑,而且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有点儿发烫。
女硕士守着,我躲在大石头后面脱掉湿漉漉的外衣裤,在清冽的水里洗了洗,拧干后平摊在大岩石上等着太阳烤干;随即也扒在石上舒舒服服地晒太阳。
两米见宽的石块儿,坡度不大但倾斜得恰到好处;斜面朝东南,西北头高,只要我不抬头或是他们不站起来,那帮男的就看不见我。都还没到谈婚论嫁,那时的人也确实比较少有杂念,抑或是含蓄,他们就都坐得远远的继续谈笑风生。
我们的喧哗,大概惊动了密林中的山野樵夫。只见两个面目黝黑的男子,一个年轻点儿、另一个中年的样子,身上还背着背篓什么的;从高处拨开密密麻麻的树叶冲了出来。刹那间无中生有,犹如是天外来客。我们都诧异地盯着对方,在这原始森林里走了好几个小时的我们根本就没见到过一个人影子,也没见到有别的路。只几秒钟的滞留他们就又消失在密林里了。
水帘洞天是云溪最大的瀑布,瀑声轰鸣,水帘从30米高处挂下,直入清潭,冲出湍急漩涡。水帘后面有一崖洞,我和组里年龄最小的同事贴着崖边踩着溜滑的石头小心翼翼地绕到水帘后面的洞口,水花打湿了我们的发梢和衣服。
站在水帘洞内,隔着水帘往外看,青山岩壑变得光怪陆离,诗意朦胧,妙趣横生。
瀑布对面的潭边水中,有块平扁的大方石,我坐在石上,记下因大自然的美给我的震惊与感触。
掩映在古木浓荫中的白云寺,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寺里和尚做的一碗发菜斋面条是有生以来最好吃的一碗儿面。
[7] 七星岩到此一游
星湖位於肇庆市以北。湖光潋滟,石山错落,湖中有七座拔地而起的石灰岩山峰巍然耸立,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近六百公顷的湖面上,故又称七星岩。长长的湖堤、玲珑的小桥、弯弯的曲径,将星湖分成五个秀丽的湖泊。
据说是集桂林之山,杭州之水于一处,遗憾的是我没有去过桂林。
去七星岩的那天,晴空万里无云,好像没有工作纯属游玩,沿着林荫湖堤走了很多路。
***
2012年8月1日图片编辑
第九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