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7, 2009

花样年华


班里的一个帅哥,照片上跟在最后的那个;在虎跑泉喝泉水时趁别的同学不注意,取过我手中的杯子;按着我嘴唇刚刚接触过的地方,意味深长地瞟了我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喝了起来。

还是他,在宜兴善卷洞里踏阶而下的转弯幽暗处从后面挨近了、几乎贴近了我;他的气场裹着我心跳提速一阵晕眩......传递了刹那不动声色的惊喜与温柔......

现在想想,那小子的胆子也忒大了点儿!记得那时人们对我的评论是不苟言笑;自己当时也追求一种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尽管还涉世不深、缺乏阅历。


这一组照片就显得有点艳俗了。给我拍照的好友如今称之为死党的,说我这个人比较老实呆板;便顺手摘了枝花,插上、插上,说着她就把花别在了我的头发上。这就对了!她说,这样就平添了几分吉普赛女郎的风情。

依我看,再怎么捯饬都不行,我不具备吉普赛女郎那种独特的发自内在的风韵。

*************************************************
-- 青春的足迹 --
2012年7月30日展开并解释花样年华中的图片:
*************************************************

1980年4月中旬,班里的同学一起去无锡旅游,以下图[1]:走在无锡西郊惠山东面的小丘锡山上,图[2]:坐在包孕吴越的太湖岸边。




**********   **********   **********   **********

1980年4月,摄影技术课练习作业,以下图[1]:上海长风公园,图[2]:长风公园银锄湖畔。图[3]:校园,图[4]:苏州河下游河口处的外白渡桥以及后面的上海大厦。





**********   **********   **********   ********** 

1982年4月中旬,班里[2016年7月13日更正:此处应该是“所里”]组织去杭州旅游,以下图[1]: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图[2]:西湖西南大慈山的白鹤峰下虎跑泉。图[3]:杭州烟霞岭东麓的水乐洞,图[4]:钱塘江畔六和塔下听涛。图[5]:西湖的三潭印月,图[6]:玉泉山麓的植物园溪边小憩。图[7]:富春江畔的澄江亭,图[8]:富春江畔 的严子陵垂钓矶。









**********   **********   **********   **********

1983年6月,以下图[1]图[2]:于长风公园,图[3]图[4]图[5]:于朝阳公园。






**********   **********   **********   **********

1983年7月中旬,学校工会组织的教职员工福利旅游。以下图[1]:菩陀山的海水,图[2]:菩陀山的石,图[3]图[4]:菩陀山的千步沙。





**********   **********   **********   **********

1983年8月去北京出差,从6号到27号呆了20天左右,第一次去北京,站在北海白塔下的荷花池前留个影,圆了儿时的一个梦。小时候母亲有一面小镜子, 放在高高的五兜橱柜上,镜子背后的图片就是这个景儿,小小的我常常站在小板凳儿上,踮起脚尖儿伸直了手臂,去够那面镜子,拿到镜子翻过来,盯着那图片里的景色会发好久好久的呆...

以下图[1]:北京北海公园荷花池,图[2]:令人暇想的颐和园玉带桥。图[3]?图[4]?图[5]:九龙壁,图[6]:长城。







只身探访圆明园那天,忘了是乘坐的几路车了,下午四点将近,下车后摸不着北,感觉比较荒凉,行人寥寥。等了一会儿,见一老人走过,便上前问路,他用手指着说穿过这个村子,顺着那条儿小道还要走3~4里路。

一 路上微风拂面、视野开阔,小道两旁柳树成荫,到处是长满荷叶、开着粉花的池塘。走了越莫半里路,身后传来自行车铃响。转身靠边儿让道,一对中年夫妇各自骑了一辆单车过来。 “姑娘去圆明园吧?”“正是。”“还远着呢,上车我们带你去!”我高兴地跳上了妇人单车的后座。他们一个是中科院的,一个是什么院的,有空就去圆明园看书。到了目 的地夫妇俩告诉我,他们六点钟离开,可以再带我出去,便找了一处看书去了。





著名遗址场地有些个游人,抓紧时间自拍了几张照后,就一头扎进了这片藏有废墟的林子。


第一次看到这大石头乌龟,附近还有一个,但不知道这是螭首龟趺碑,也叫王八驮碑。当时也还不知道我们家在北京劲松潘家园一带清代的家族祖坟上也曾有过类似的一块碑,据说是大清顺治皇上赐给我祖上的。

**********   **********   **********   **********

1984年4月初,随从所里摄制组出差路过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以下图[1]:寒山寺钟楼,图[2]:寒山寺钟楼,图[3]:远古的钟声曾经传到过的那座枫桥。图[4]:苏州拙政园,图[5]图[6]:姑苏庭院,喜欢那里的清雅、秀丽。图[7]:位于苏州城西北郊,相传吴王夫差葬父于此,后有白虎踞之而得名 的虎丘剑池,图[8]:灵岩山上的望佛来石。









**********   **********   **********   **********

1984年4月,以下五张照片均取景于长风公园。






**********   **********   **********   **********

1984年7月下旬,有关在上海建设高架铁路的提案,参加专程去天津、北京实地考察的专家教授小组,在京津两地高架铁路区域挨家挨户调查咨询情况。以下图 [1]:天津交通饭店402客房窗口,当时天津的最豪华街口,晚上时有赶马车的路过,有颠儿、颠儿的马蹄声伴著赶车的吆喝声在宁静的夜晚份外清晰地传上楼 来,才10点多种,街道上几乎就没有行人了。

图[2]:小组工作成员。图[3]:十三陵。图[4]:北海荷花池白塔正面,图[5]:长廊,图[6]:北海白塔背面。图[7]:颐和园十七孔桥,图 [8]:颐和园昆明湖畔小憩,图[9]:昆明湖畔垂钓。图[10]:颐和园万寿山背面。图[11]:故宫,图[12]图[13]:天坛,图[14]:长城。















图[14]:在北京表姐家,好喜欢她养的两盆文竹。


图[15]:出差回来剪了头发,在校园二村同学Z家。


**********   **********   **********   **********

1985年8月黄山归来,余兴未尽... 下图于校园荷花池。曾经的荷花池周边也很美,常坐在池边小石桌旁看书做作业。[2]:老C哥哥新婚,新房的客厅一角。



**********   **********   **********   **********

1985年10月去南京出差,走访了南京总统府、莫愁湖、明孝陵等地,最为难忘的是微雨迷蒙中在玄武湖大堤上漫步,别有一番意境。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白桦树,过去只有在诗歌、散文里读到过。









**********   **********   **********   **********

1986年10月中旬,在校园和多媒体语言试验教室。





**********   **********   **********   **********

1986年,在校园专家楼。


1987年1月,在校园专家楼。


第六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