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和86年的两个暑假都去了黄山。第一次是学校组织去的;第二次跟J一起去的。
第一次记忆最深的是:
[1] 跟新结识的其它系里的几个姑娘一起在桃花溪里尽兴地戏水玩耍。
[2] 在途中绊了一跤,我人高加上双肩背包贴在背上,整体的重心就比较高;摔倒后背包的惯力差点儿没把我带下山去。
[3] 游黄山脚下太平湖,跟姑娘们一起坐在横搭在船头上、伸出船体左右好长一段的木头跳板上,荡着双腿伸入湖水中、踢起簇簇水浪花。
第二次记忆最深的是:
[1] 第一次洗了温泉澡,感觉不怎样;在一个雾气腾腾的简陋浴室里就一个不很大的灰色、粗糙、长方形水泥池子。跟几年后的某个冬雪之夜,在日本一个自然露天温泉里沐浴的感觉和气氛大相迳庭。
[2] 这次在黄山起雾的时候多,过鲫鱼背时腾运驾雾的感觉很好,不知道的人还真没有危险感。梦笔生花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引来游客们阵阵赞叹。有的人刚听到欢呼声忙跑过去看时,雾幕却已经谢了;等等吧大雾经久不散,可一转身走人,身后却又豁然开朗;这就是所谓的最轻浅的造化作弄人吧。
[3] 乘长途车回来的路上,不断有载重卡车等翻到在路边,数了数有十一辆之多。
补记:露天温泉浴
几年后的一个冬雪夜,前往日本白山一里野滑雪场的自然露天温泉沐浴。
先在宽敞、舒适的室内浴室里冲洗干净后,再来到室外微微冒着热气的水潭中泡温泉。
由於比较晚了,诺大个池子中只有一、两个人,很自在~
抬头望,茫茫夜空中片片白雪花飘然降落,落在了发梢、眉梢、唇边、肩上和水中。
如果正好来到了泉眼上,那咕噜咕噜不断冒出的泉水给人以正在被煮的错觉。
泉水淙淙、溪流款款;天然混成的水池边,积了一层白雪的光滑、突兀、参差、错落的岩石巨块中夹杂着披着银装的草丛、灌木。此处环境的偏远、幽静;奇岩、怪石、丛林环绕,不仅令人想起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所不同的是善於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大文豪柳宗元,坐在凉水潭上,联想到自己被贬之后的寂寞处境与愤懑不平,倍感凄神寒骨,叹曰不可久居。而胸无大志、胸无点墨的我,坐在暖水潭中,神驰骨融,乐不思蜀~~
但是,无论如何大文豪柳宗元的文学素养与精神境界,永远不是小女子所能望其项背的。
出浴后,浑身酥软得没有一点力气;来到二楼大间休息室,便学着其他浴客样子,躺在了榻榻米上休息良久。
起来后发现二楼的窗子可以看到露天的男子浴场!
========================================================================================
附:柳宗元《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虎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
2012年10月11日图片编辑
第三十篇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