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堂边上的小屋,1998年3月18日取景,于2016年3月25日画
上面草图画的是二楼小屋东侧的露天楼梯、东窗和门洞。门洞里有两道双开门通往大会堂,外侧的门是包了铁皮的木门,棕红色,门上各安着一个大号铁门闩,搭扣上各挂着一把大铁锁。两道双开门之间是过道。小屋在过道的北侧,进小屋的门开在过道里、小屋南墙的西侧。进小屋至少要过两道门,很隐蔽、很安全。学生们进出会堂,不走这边的楼梯,他们上了第一段露天楼梯后,走分叉去北边的那段楼梯、从主席台北边的一扇大门进出。大会堂的后方,西墙两边还有两扇门,平时不常开。
大长方桌,网络照片
小屋子里面有两张木制大长方桌,一张靠东窗,权作我的办公桌,另外一张与之拼成ㄱ型靠着南墙,上面放着一台录放机与一个21寸的监视器。屋里还有两个木制四门大文件柜,两把靠背转椅、一套日本进口的立体声音响设备。小屋北墙的西侧与主席台之间还有一扇不能开关的、两尺多宽一米来高的整块玻璃窗。窗帘儿一挡,小天地里很温馨。一个人的办公室,难得的清净。有时呆得太晚了,就悄悄地在这里迷糊一觉。
从日本进口的一套多媒体电脑教学设备,已经从广州港口入关,所里派一位研究生Z和我去广州验收接货。
具体在广州什么地方验的货,又怎么将货物运回了上海想不起来了,但是记忆里却保留了那次出差旅行的一些话题和几个场景。
之前,也许是生活贫瘠的原因,我没有茶文化的熏陶,自小母亲不让我们喝茶,怕喝上了瘾。除了在小说中读到过一些片段,第一次听真人说品茶,是在这次广州之行。也许是在火车上,抑或是在旅店里,Z手捧着一杯清茶,边品边说,有一种茶在古代是贡品,如今也只有中央首长级别的才能享用,叫君山银针,那茶叶每颗有三片嫩芽,泡在水中,颗颗直立浮上沉下,煞是有趣,不一会儿三片嫩芽微微开启,中间含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子。
出差顺带游山玩水,我们在市区的大街上走马观花时,我建议去广州植物园。两年前我跟所里的教学摄制组去过一次,热带、亚热带迷人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州植物园,1982年9月第一次去
我和Z在植物园里绕了一大圈儿,整个园林里游人寥寥无几,面对着这空旷旖旎的异域风光、感觉神清气爽。忽然听到Z的赞叹:这样的美景,要是能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该有多好啊!转头一瞧,右后侧一、两步之遥的他正昂首挺胸,双手插在后腰上,一双大眼睛似乎看到了天际之外,陶醉中略带些许的遗憾。他比我要高出半个头、估计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这次旅行他妻子还给他带了亲手做的花生肉酱等菜肴,估计味道一定很不错。我们在旅店的食堂里吃饭,他都打了饭拿回屋里去吃。他的客房里还住着四位从东北来出差、中年干部模样的人,他们一开口说话,就挺逗的,像说群口相声。
不记得是在哪个花园的草坪上,看到了一个斜立着的大大的金属架转盘,大概有60度左右的倾斜,转盘上大约有十来架双人小飞机。当时在上海都没见过的东西,就花钱乘坐一下。我们坐在一架小飞机里,当其他的飞机里也坐满了人后,转盘开始转了起来,还加了速。那飞机随着大转盘转动时,自身也左右摇晃。那个体验令人终身难忘,往上升时,仿佛被人强摁着头顶不让上,但还非得上;往下降时,犹如一脚踏空坠入深渊,那种失重感,弄得心脏十分难受,上上下下还转了好几圈儿。坐在那里身不由己,双手紧抓着扶杆,只盼着快快结束。真真切切的是花钱买罪受。下飞机后我们都站不稳了,踉跄了几步我才打住,定了定神,却看到他还在跌跌撞撞、东倒西歪的还吐了。直到今天我都后悔,没能伸手去扶他一把,只是站在边上束手无策地看着他站立不稳、翻江倒海、非常难受的样子。旧礼教束缚人呐。我离开上海后听说Z当了所长,再后来,又听说他也出了国。
电教楼西南侧多媒体教室,参照老同学Z的照片,于2016年4月7日画
上图左侧一到四层都归所里,右侧底层是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二楼是所里的小演播室和录像制作编辑室。三楼也归所里,四楼当时是外语系的一个语音资料室。1985年暑假期间和所里另外一位我们叫他“长脚”的同学/同事一起加班加点,在地槽里排线、安装调试设备、接通四台吊在天花板的闭路电视机。
1986年10月21日,桌子上有录音机和做选择题用的数字按键盘
我参照其他学校多媒体实验室里从日本进口的桌子画了设计三视图,所里找校办厂木工按照我的图纸制做了这些桌子。所里买了许多酒红色绒布,从住在校园一村的员工家搬来了一台缝纫机,我给多媒体教室做了好多块几乎落地的大窗帘。教师上课时要在四个大监视器里播放闭路电视,窗帘即挡住了室外光线、又起到吸音作用。工作按时完成,教室投入使用。
1986年10月21日,在多媒体教室后面的控制室
多媒体教室开始使用后,我也从那二楼的小间搬了下来。多媒体教室后面的控制室也就是我的新办公室。上课时老师坐在后面控制室里,通过耳麦、电脑控制仪给学生上课,控制室与大教室之间有大玻璃窗监控,学生在前边的大教室里背对着老师听课。进教室都要换拖鞋,大楼拐角处的过道里有格子鞋架,但是往往学生们将脱下的鞋子乱丢在地上,下课后的拖鞋也不放回原处。渐渐的应该是无尘的教室就不那么干净了。
第二百九十二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