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铜牛(Charging Bull)不在华尔街,找炮台公园的时候就转到华尔街了,没见。当时不知道要找的公园名字叫炮台公园,只依稀记得上次来时在曼哈顿南端某个街心花园里有个被毁容了的世贸中心球形雕塑,拍的照片在电脑中毒时被洗掉了,这次想去补拍,事先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果就是多走了许多冤枉路。
从炮台公园出来沿着百老汇大街往上城走,在一个街心三角花园的尽头,意外地发现了华尔街铜牛。刚才是踏破铁鞋找炮台,这次是得铜牛全不费功夫。

华尔街与百老汇大街交接处古老的教堂墓地。隔着铁栅栏拍的照片中,能看清的几个墓碑的下葬年代在1753~1762年之间,相当与清代的乾隆早期,逝者的龄都在37岁以下,最小才几个月,都在美国独立战争(1775~1982)之前就谢世了。

11点多到了唐人街,一如既往的繁忙、拥挤、凌乱,勤劳的摊贩们把蔬果都摊在街上来卖,这里的蔬果确实新鲜,价钱也低廉。

不习惯一个人下馆子,花$4.75买了自选3个菜的盒饭加一瓶矿泉水。橱窗里一遛诱人的菜肴看得眼花,顺手指指点点要了排骨、豆腐、青菜,结果是羊肉排骨、豆腐鱼丸、清抄芥兰,味道很不错。

找了个唐人街附近相对清静的街心花园,坐下来享受我的午餐。除了在地上走来走去的觅食鸽子,只有一位同类正躺在对面的长椅上打呼噜。休息得差不多的时候来了一家三口的东方人,小孩子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惊起一群飞鸽。
一个人过日子久了吃饭就变得马虎,一菜一汤算是奢侈的了。后来两个人吃饭也很简单,那位不是回回却也不吃猪肉,鸡肉只吃退了皮的腿肉和没滋没味儿的鸡胸脯儿,牛肉也只买全精肉,带不得半点肥星,而且都要烧得跟柴禾似的干枯,好在他还能吃海鲜,两个人的饭桌上从没超过三个汤菜的。所以,我一有机会在外吃饭就点肉吃,有时很谗红烧肉。
长期的清淡饮食习惯,使得我们的胃不再能接受盛宴。每次回家都挡不住亲友们的过分热情,和满桌菜肴的诱惑,吃得胃绞痛。
其实每次回家我只想吃小时候吃过的东西,烙饼摊鸡蛋呀、木樨肉、大葱爆牛羊肉、炸酱面、打卤面、茄子汆儿卤面、韭菜盒子、茴香陷儿饺子、红烧肉、腌笃鲜等家常菜,抄米苋的红汁浇在白米饭上、莴苣笋叶做的咸肉菜饭都是令人向往的。
如今家里人都喜欢下馆子包餐厅摆宴席,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都有点怕回家了。

两天后路过纽约上州五指湖(Finger Lakes)的塞内卡(Seneca)湖时,在湖边的贝尔赫斯特城堡(Belhurst Castle)小憩。

食客稀少,环境优雅,面对宁静的湖水凭窗进餐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20年前在此用过餐,当时只有这栋一百多年前的罗马复兴风格的古堡,2003年这里才扩建了另外一半。贝尔赫斯特城堡经营酒庄、餐馆儿、旅店。古堡草坪与湖面有相当于一颗大树高度的落差,坡下湖畔有140年前修建的铁路,岸边有一个小码头,供开私人游艇、帆船的游客前来品酒、进餐、投宿。

在社区大学上摄影课时也曾到这里拍过照,这组黑白照片就是我当年自己取景、拍摄、冲印出来的摄影习作。

车出了古堡只十来分钟,那位的肚子就疼得连车都开不动了。也许是我们吃了旅馆提供的早餐里当地农场产的有机酸奶不适应,也许是他吃的热烤羊肉与冷生菜色拉在肚子里折腾。反正我们的胃只习惯于粗茶淡饭了~~
第六十八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