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3, 2010

曼哈顿 [一]

上个月二十号有机会独自去曼哈顿,从新泽西搭通勤列车(PATH train),在纽约世贸中心地铁站上来,才早上八点半左右。

曼哈顿下城(Downtown)最南端的炮台公园(Battery Park)是第一个目标,然后往曼哈顿上城(Uptown)方向走。怕错过观赏街景儿就没有乘地铁或搭出租车。

一瓶水、一张地图、一个相机、一个双肩包,曲里拐弯地在楼群中穿行,华尔街、唐人街(Chinatown)、小意大利(Little Italy)、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时代广场,自以为把过去来时留下的缺憾都补上了。

到了中城(Midtown)58街的中央公园南头时,两条腿都走得机械了。在公园边儿的草地上坐了下来,发觉腰都僵硬了,起来后就没继续往里去。


炮台公园内一座面朝哈德逊河对岸自由女神像的雄鹰青铜雕塑前,左右分两排立有八面高大的花岗岩纪念碑,上面刻着四千六百多名二战时期在大西洋战区阵亡或失踪的海军官兵的姓名。

一组表情徐徐如生的青铜移民雕像(The Immigrants),纪念那些早期来到美国的不同种族的移民。公园西北角的克林顿城堡移民登陆站(Emigrant Landing Depot at Castle Clinton)接待了自1855年至1890年间从纽约登陆的上千万移民。这是美国第一个移民接待站,它关闭以后才在艾里斯岛(Ellis Island)开了个更大的移民检查站。

公园里还有座象征世界和平的球形雕塑,原本位於前纽约世贸中心大厦广场上。9/11事件发生时遭受损坏,其后被移到炮台公园,9/11周年祭日那天,长明火焰被点燃以示悼念。

有两个街头艺人在扮演自由女神像,给了钱就能与他们一起拍照留影。


转到炮台公园的水边,感到这里的场景似曾相识,一下子就想起来了20年前来过,跟J一起坐在这排长椅上隔水遥望自由女神像,记得当时那里的长椅是那种被风雨洗刷得表面都发白了的、坐上去很舒服的旧木条椅子。那天游人很少,一排长椅上只有我们俩坐着,J问我是否想到自由岛(Liberty Island)上去看女神像,也许是想到要过哈德逊河还得乘船的麻烦,我回答说算了。不知怎么的,对慕名已久的东西在唾手可得的时候就会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炮台公园来过不止一次,只是我没记住公园的名字和地点,2008年11月陪国内来的亲戚一起来过,那次是从新泽西做渡船、先去的自由岛、艾里斯移民岛,然后再登陆曼哈顿的。上岸港口码头就在炮台公园这里。


公园里有位老人,在这里20年如一日,来公园喂松鼠。他告诉我松鼠的寿命一般是八年。那些松鼠们都不怕游人,上窜下跳的从老人手里或包中取食物,憨态可掬引得游客驻足。


2003年3月我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也看到过一位喂松鼠老人。感觉上那位英国的老人是自得其乐的成分多,而美国这位老人自得其乐之外兼有做秀的成分。

第六十七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