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楼前花坛,2016年7月7日
院子东侧,野餐烧烤区域,2009年8月13日
去年6月底朋友来访,说这是桑树,伸手摘了树上的果子吃,2010年5月23日
2010年9月12日
二号楼南侧,林荫道,2011年8月23日
林荫道尽头的花坛,2010年5月23日
院子西侧,粘土网球场,2015年7月13日
小木桥,2013年12月15日
2016年2月10日
鸟舍, 2010年5月23日
鸟舍, 2010年5月23日
有一次看到像百鸟朝凤的景象,有好几批鸟轮流飞来、行礼、离开,神态喜庆。每批有十几二十只,围着其中的一个鸟舍,在门前煽动翅膀、在空中做动态停留,看似在向里面的鸟王或者鸟后请安。这让我想起了,在纽约上州住的时候,与Northern Cardinal(北美红雀)对话,还有后来有一年租住高层公寓时,训练野鸽子的一些事儿。
院南的树林,2014年9月17日
院南的树林,2011年8月23日
东方破晓,路灯点点,院子东侧,2013年9月7日
院子东侧,地下车库入口,2014年8月27日
小区门卫岗亭,玻璃窗是防弹的,朋友H拍摄2009年夏
东侧的院子,2016年6月29日
东侧的铁栅栏围墙,2014年9月17日
东侧门,2011年5月30日
院外红砖小道,2011年5月30日
大门外的柏油马路,2011年5月30日
2011年5月30日
退伍军人纪念日,一年一度的游行即将开始,2011年5月30日
免费给看游行的村民们提供点心饮料的摊位,2011年5月30日
走在游行队伍最前边的人,2011年5月30日
从外面邀请来的高中学生游行队伍,2011年5月30日
姑娘们踢腿、扭腰、边跳、边说、边唱、边嚷嚷,气氛活跃
姑娘们踢腿、扭腰、边跳、边说、边唱、边嚷嚷,气氛活跃
姑娘们正通过连接社区与高速公路的那条马路口
压阵的中学生管乐队,气势高昂,2011年5月30日
==========================
部分人家的院门,窄小的边门儿大多已经不用了,也许本来就是个摆饰:
2011年10月29日
2011年10月29日
这家大院子的湖边空地上,近两年新造了一栋大房子
新安了后排的铁栅栏,保留了过去的矮石墙,2016年4月15日
新安了后排的铁栅栏,保留了过去的矮石墙,2016年4月15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10月16日
2011年10月16日
2016年4月17日
2016年4月17日
2016年4月17日
2016年4月15日
2016年4月15日
2016年4月15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11月5日
2011年8月23日
2016年4月17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23日
2011年8月23日
这家的铁栅栏门儿总是关着的,2010年6月4日
大门南边的柱子和铁栅栏,2010年6月4日
大门北边的门房儿,2011年10月16日
门房再往北的围墙,2011年10月16日
==========================
几栋房子:
2011年10月29日
40年代的一天,罗斯福的主要幕僚Thomas Corcoran住在这个庄园,吃早饭时,对主人描述,他早晨醒来睁开双眼,看到初升的太阳将霞光洒满水面,情不自禁地赞叹:真荣耀啊!我以为我已经告别人世,来到了天堂!
2016年4月15日
这是村子西头一幢都铎风格的庄园,男主人的母亲,上世纪中叶从大陆来,成为华尔街历史上第一代女经纪人。
他家修新如旧的院墙,2016年4月15日
这幢都铎风格庄园的边门,2011年10月16日
这幢雪中的黄房子,看着有点儿像童话世界,2010年2月28日
2011年8月23日
2016年4月15日
一个设计师在自己的院子里盖了七八栋玻璃新居,2016年4月15日
村东头,一待售住家小院里的一对碎瓷罐儿,2015年4月4日
=========================
部分水边新宅,2009年8月12日:
从水面看,铁栅栏门儿总关着的那户人家
从水面上看过去,堆砌在湖岸边的建筑碎块儿还挺多的呢,直到小区50年的回顾介绍,才知道遗留在岸边水中扭曲了的钢筋、不成形了的水泥硬块儿,来自就地推到的乡村俱乐部。
对于那年搬来不久的我们这样的新住户,这些建筑残骸看似有碍观瞻。而对于由这一方水土养育的村民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沉淀着一段段岁月的人文风俗,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一个个时代的兴衰更迭...
(完)
第二百四十一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