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6, 2017

小区50年 ( 四 ) · 小区的规划与兴建

为了避免村子因财务困难而被周边都市吞并,一些有声望的乡绅,便琢磨着建立三栋设施现代化的高层公寓大楼,吸引一批高端住户,以增加地产税收入。

大楼的选楼址也费了一番周折,喜好清净的村民们,不愿被车流打扰,有提议建在村东头,有建议在村西头,最终落实下来的地点,是在村子中间,新住户从高速公路出口下来,沿着与高速公路垂直的马路(中间有四五尺宽的草坪间隔岛,每边是双车道),直接抵达湖边小区。交通方便,又维护了村子东西两侧固有的清净和典雅。

临拆除前,俱乐部里举行最后一次舞会(小区50年挂历)


1964年,俱乐部被夷为平地,推土机正在拆除乡村俱乐部。拆掉的房子就堆在了小区湖岸边儿,也起到了防止泥土流逝的作用。

两位创建了小区开发商公司,右:Richard D的父亲(小区50年挂历)

二号楼、三号楼模型(小区50年挂历)

当时附近一带,没有这样规模的高层民居建筑,因而资金的筹措并不顺利。幸好从可行性研究、社区规划、建筑设计都聘用了纽约颇具知名度的事务所,以及大通银行董事长大卫·洛克菲勒由于个人的渊源,在大通银行领衔投资的带动下,工程才得以启动。

小区设计平面图,占地7万2千多平米(小区50年挂历)

楼房在1965年开工打地基(小区50年挂历)

高速公路左侧有条铁路,中间一大片是高尔夫球场(小区50年挂历)

建设中的楼(小区50年挂历)

高楼设计采用的是那年代盛行的Brutalist(野兽派建筑)风格,框架建成后,John D就经常带领他的孩子们坐一号楼的施工电梯上去观看风景。当时他的小儿子Richard D还只有四五岁。

趋于完工的二号楼、一号楼(小区50年挂历)

施工过程中,因为就在湖边,发生地下车库渗水,几次改动设计,防水加固,预算透支,第三栋楼因而推迟,最终没有兴建。

原先设计时,游泳池是造在楼顶上的室内游泳池,围墙与房顶都是大玻璃,以便无遮拦地观赏外部景色。后来考虑到施工的技术难度,放弃了这一想法。

大厅设计图(小区50年挂历)

设计的宗旨是公寓的面积要大,吸引愿意放弃大房子、享受现代舒适家居环境的住户,能将古董家具、钢琴什么的都搬进来,不降低原有的生活水准。

厨房装修设计图(小区50年挂历)

厨房里是双门大冰箱,洗碗机,四灶电炉,上下两个大烤箱,这样的话,招待客人时,同时又烧又烤,不耽误做饭时间。这种配备在当时这一带的公寓里是没有的。

四灶电炉,我们搬进来时厨房格局及配备还是原始的,更换前拍的照片

浅橄榄绿色镶深绿门边把手无霜对开门电冰箱,GE产品,更换前拍的照片

电冰箱看上去并不陈旧,里面也很干净,只是不制冷了。几个月前刚购买房子时还冷着的。我们打电话找了GE的客服上门诊断,他用测量仪器查了查,说是有一段时间没开机了,也会造成不制冷。记得搬进来后,要擦拭冰箱里里外外,的确拔了电源插头,搁置了几天,再接上,就不制冷了。要修理还不如买个新的,他说,毕竟年代久远了,里面的制冷原理都与现在不一样了。出诊费是$80,加小费,我们给了他$100。出门前,他还主动顺手拉开两个原配的GE烤箱看了看,说下面的那个没被怎么用过,以前的住户基本上是用了上面的烤箱,下面那个应该和新的区别不大。

往西南鸟瞰小区(小区50年挂历)

落成后,一号楼出租,二号楼出售,一年后,出租率约40%,销售率约35%。

一套两室一厅公寓,140平米(不包括任何墙壁、支柱、阳台、走廊公共区域的占地),售价6万多美元。当时一般年薪水平在4千到7千美元,一辆新车两三千美元,粗略一点折算的话,可以乘以10,得出50年后今天的价格。

如果50年前,购置独立别墅的话,到今天,按以上折算,一般会有所升值。但公寓房在纽约、旧金山、芝加哥、费城等主要城市之外,并没有太大需求。如今价格仅在十几万到四五十万之间;也有经过特别装修、因接近顶层而带燃木壁炉、面向大湖的双套联通、近300平米套房,估价在100万开外。

到1970年,村庄人口从10年前1300左右,上升到1600,是近百年最高水平。1910年人口为690,2010年则接近1200。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涵盖我们村子独立、沿湖两三英里地带修建大庄园的时段,是美国广为人知的“镀金年代”,涌现了卡内基、摩根、老洛克菲勒等一代风云人物。

从1950年到1970年大约20年间,则被称为美国“新的镀金年代”。二战之后美国的持续繁荣,有诸多原因。

在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在亚洲帮助日本重建,都为美国出口开辟了市场,为海外投资创造了条件。随着战争结束,原材料不再短缺,大量产能转入汽车制造等民用消费品生产,政府到期支付的战争债券就达两千亿美元,帮助释放了民众的消费能力。1960年代的低利率、低借贷成本也推动了生产和消费 。

农业上化肥、杀虫剂、重型器械的使用,大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增加、设备升级、先进控制系统的普及,则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体面的工作职位不断涌现,收入稳步提高,中产阶级人数有所扩展,社会阶层向上的流动性不受压制。新兴的航天、电子等高科技行业,也逐渐站稳脚跟,喷气机、火箭、无线电导航、雷达、合成纤维、计算机、医药健康领域的突破等,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John D.等几位开发公司的发起者,出于对村庄未来的关切,以及对宏观趋势的把握,在数年间完成了小区的规划、兴建和落成,为沉寂的村子,注入了新鲜活力,并引领了此后其他几个规模略小但风格新颖的小区的筹建,为这个在水一方的村庄,在经济上得以持续、在行政上得以独立,开启了新的篇章。

 John D和太太在自家院子(小区50年挂历)

2017年2月25日

2016年4月17日

大门,2017年2月25日

他们家院墙外的红砖路,2016年4月17日

从水上看他们的家,2009年8月12日

第二百三十六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