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9, 2011

Freiburg im Breisgau (弗莱堡)

始建于12世纪初、坐落在德国西南边陲与法国和瑞士接壤的弗莱堡古城,依山傍水、古朴典雅、僻静悠闲。人口约20万,弗莱堡大学也创建有500多年了。在几个世纪的战争、冲突中弗莱堡曾几度易主,先后归属过奥地利、法国、瑞典、西班牙和德意志邦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飞机误炸以及稍后几年的盟军轰炸使这座古城遭到严重破坏,市中心大部分建筑都不复存在了。


上图左: 位于Münsterplatzes(大教堂广场)上的这栋粉红色中晚期哥特式Historisches Kaufhaus(历史百货公司)是历史商务会馆。正面有Kaiser Maximilian I(马克西米连一世)、König Philipp den Schönen(美男子国王菲利普) 、Kaiser Karl V(查尔斯五世)和Kaiser Ferdinand I(费迪南德一世)雕像。两侧有Habsburger(哈布斯堡王朝)徽章雕塑装饰的多边形小阁亭样的窗子。

这栋楼始建于14世纪。它曾是中世纪弗莱堡的海关、贸易和金融中心。在历史的荏冉光阴里,人们不断地对它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维修、战争破坏、拆除、重建、改造,我看到的是1988年大规模翻新后的这个样子。

上图中: Das Martinstor(马丁城门)是13世纪初的防御城楼,楼底部是个大拱门,古时候的城市入口。 最初城楼的外观敦实矮小只有22米高,1901年按15世纪的风格翻新、重建,现有塔的高度是原塔的三倍。现在的城门只供行人和有轨电车通过。

上图右: 建于1896年至1901年的这栋楼现在是新市政厅,曾经是弗莱堡大学(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校舍。


城里有一道颇为独特的风景不容忽略。在极其洁净、古老、平整的石街上有着一条条一尺见宽半尺多深的石砌Bächle(水渠),清澈的渠水从黑森林里流出,经Dreisam river(德赖萨姆河),蜿蜒穿过整个古城。渠水清冽、渠壁洁净无垢。

早在13世纪的文献中记载,渠水可用于消防救火、同时供居民和牲畜使用。16世纪的监管曾明文规定任何人都不得朝渠里倒污水、扔石头。在19世纪水渠一度被视为过时而且影响交通,其中的大部分被人们用铁板覆盖。如今则倍受游人和孩子们的喜爱,成为不可或缺的弗莱堡古城景观。


左图取自网络

天下起了小雨,我们便进了广场边的一家酒吧,在二楼临窗观雨。这副墨镜儿是刚刚在一家比较精致的小眼镜店里花了89马克买的,质地和式样都很喜欢,就是镜框上没什么标记。

窗外广场上红褐色华丽的哥特式大教堂由绿色的远山陪衬着,烟雨空蒙、雾气迷离蕴含着几缕淡淡的古思幽情。

由红砂岩建造的大教堂Münster庄严俊秀,那高纵入云的雕花镂空大尖顶可以说是精美绝伦。它是德国唯一的一座建成于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塔,并奇迹般地幸免于二战期间的轰炸,巍然毅立至今,只遗憾这天教堂整修,不对外开放。


教堂前的广场又是个农贸集市。小商贩们在支着布顶蓬的大板车后经营花草、食品。各种水淋淋的果子尤为色彩夺目。

第一百零九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