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6, 2009

等闲插柳

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每一步可以说是糊里糊涂地走过来的。说得好听点儿是等闲插柳。

没有事先设计、没有哲人指导、没有著意栽花、也没有摸着石头过河。按我妈的话,我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不会算计。

机会,都不是我自己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寻找、去争取、去抓来的。尽管我有很强的取得高学历的愿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观念在我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我所做的只是努力,是跨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机会之门后的努力。

三个学校的不同进入法:

[1] 考夜大:


1982年4月,留校后的第二年的某一个安静的午后,我一个人在演播室边上、阳光明媚的编辑室内看书。

忽然有人在我的办公桌上砰地一声放了一摞书,大约有一尺多高。给你的,一个声音同时传来。

抬头一看是W,那个曾经在杭州虎跑泉边拿过我杯子按着我唇印喝水的帅哥(其实他比我小几个月),不知什么时候蹑手蹑脚地进来了,就站在我边上。

干吗呀你?吓我一跳!条件反射、自我防卫般地一拳打在他的上臂(平时我根本没有往别人身上招呼拳头的习惯)。因为是熟人所以那拳头送了过去,就变成是无力的松拳了。

嘿嘿~他笑道,这摞书是给你看的,6月份有个夜大的入学考试;你赶快看了去考。

什么?什么夜大?我惊诧地注视着他那张帅气的脸。

哈哈!你还不知道啊!人家Z已经在夜大数学系读了一年了。

Z也是中专班留校的,不在我们这个部门工作;她是我的好友,连她考进夜大并已经读了一年了我都不知道,两天前还见过她呢。

你也在准备考吗?

W点点头。

啊呀!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呢?这给我急的呀。看看那么一摞数理化书籍,怎么能看完?!

别急,别急,还有两个月呢,他说。

有什么专业?我问。

甭管有什么专业,考数学系,W说,我爸说只有读数学系才有前途。夜大分三、五年制,三年拿大专文凭,继续读满五年拿本科。你聪明,你能考进的,你肯定能考进的。读三年后你就可以考我爸爸的研究生(老W是我们学校的物理系主任教授),然后咱们一起出国深造(公派名额)~~

什么时候报名?怎么报名?到那里去报名?我没想得象他那么远,望着他憧憬未来的迷离目光一连串地发问。

我会通知你的。

Z的父母也都是H大的教授,他们消息相当灵通。

6月我们都参加了考试。

7月入取榜上没有他的名字。(现在他早已取得美国某大学的硕士学位)

[2] 读社区大学:


92年我在米国做移民监(借用一下国人在加拿大所创造的用语)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工作。

在面包房里打工,是我在美国干的第二个Part-time Job (业余工作)。

有一天,做裱花蛋糕的年轻红发女工D拿出几张画给我看,Fen,她自豪地说,这是我画的,我在听画画课,她的绿眼睛熠熠发光。那纸上画的是初浅的走了形的人头肖像。

不错,我说(在米国学会了鼓励与赞赏别人),你这是跟哪儿学的。

社区大学的校外辅导班。

真的?我能参加吗?

能,谁都能参加。不过这个班已经快结束了,但还有第二期。

那你能不能帮我问一下,我也想去听课。

交了$36块钱学费,第二个礼拜我就坐上了她的车一起去听课了。

课堂里有不同年龄、相同爱好的同学十几个。

不知第一期课教的是什么,第二期刚开始画静物素描,简单的静物素描,肯定还没有教画人物。

回到家里,我瞅见什么画什么,逮着什么画什么,屋里的古董桌子、椅子、衣帽架,室外的花草、树木、房舍都被我画了个遍。第二次去上课(一星期一个晚上)时,我带了一大本画册十几张画儿去的。第三次去上课时我带的是,十几幅在书架上找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册上临摹下来的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人物画。

娇小、美丽、清高、贵气的老讲师来到我身边:Fen,她说,你想不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生?这班里就你有潜质。

想!但我不知到能不能考得进去。

我会去跟T教授推荐你,他是很有名气的画家。

T教授看了我的画同意我旁听他的课。一个学期结束我得了A。

A啊!我好兴奋!

我能成为这个学校的正规学生吗?我问T教授。

Sure(当然可以)!他回答。

拿着T教授签了字的推荐书,去校方办理手续、交了学费。

没有入学考试。

[3] 进SU:


社区大学毕业了,将来怎样、前途如何?单靠社区大学的文凭是不能的找到像样的工作的。但是其它大学怎样进,学费在哪儿?不敢去太远的学校,虽然此时已经与J分居了;但是在美国举目无亲,只有打工的同事和社区大学的同学教授算是熟人。

离家最近的两个学校,一是位于纽约州雪城的SU,和位于纽约州西部的罗彻斯特城的RIT(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T教授说SU和RIT都是好学校,只是RIT多数把钱用在学校设施建设上面,而SU给学生钱。

暑期里的某一天,学校组织带领毕业生去SU参加招生会。全国好多所大学院校都在SU校园内能够容纳五万人的Carrier Dome(体育馆)里摆摊设点,来自各处的学生带着作品和憧憬,在一家一家自己想去的学校摊位边排队,等待被面试。

因为生活、学费等许多的不稳定因素,我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我只在SU摊位排了队,给他们看了我在社区大学里的平面设计作品;就回家了。

接下来应该干吗?不知道。那次去SU算是报名了吗?不知道。

1993年的圣诞节前两天,接到了一张从SU寄来的明信片。


Dear -- Fen-
Professor Santiago was really impressed with your portfolio! Please call m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nd consider coming to visit campus. Guided tours are on Fridays at 3:00
Sincerely Mary Lee Hodgens

亲爱--Fen-
Santiago教授对你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打电话,并请考虑来参观校园。星期五下午3:00点会有导游带着参观校园。
真诚地Mary Lee Hodgens

really下面还画了一道横线以加强语气,我的心那个激动呀~~~~

这张明信片象一盏明灯,温暖了整个寒冷、孤独的圣诞和新年。

过了年马上联系SU,传媒设计的K教授对我进行了面试。

奖学金、学生贷款、J的部分资助,加上自己的打工;圆了我的大学梦。

也没有入学考试。

***

2012年10月17日图片编辑

第四十四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